太极旗飘扬

战争片韩国2004

主演:张东健,元斌,李恩珠,孔炯轸,崔岷植,郑太勋

导演:姜帝圭

播放地址

 剧照

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2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3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4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5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6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3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4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5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6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7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8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19太极旗飘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59

详细剧情

  李镇泰(张东健饰)是生活在汉城的一个修鞋匠,一家人的生计就从修补鞋子的费用维持。虽然物质并不富裕,这却是一个十分温馨完整的家庭。妻子李英顺(李恩珠饰)和母亲开一间面馆,平日还要照顾下面的弟妹,弟弟李镇锡(元彬饰)是家中所有的希望,如今正在高中读书,考上大学是他的梦想,更是哥哥镇泰的寄托所在。  然而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打乱。战火蔓延汉城,镇泰决定带着家人到大邱去生活,躲避战乱。但在中途,他们却被强行征入军队,押上了开往洛东江前线的列车。从此一家人四分五裂。而在战场上的镇泰只剩下一个愿望:不顾一切用生命保护弟弟,当听说只要获得国家勋章就可以让弟弟免役时,他便疯子般冲在战斗最前沿。然而残酷的战场加上弄人的命运,他们的生命轨迹发生了无可避免的改变。

 长篇影评

 1 ) 一部电影 两个指环

   

电影是韩国男人电影,朝鲜战争,张东健和元彬,兄弟,战争。
  太极旗飘扬。
  
  看的时候,已经是破碎的画面,凌乱的镜头,火药的味道,模糊的人影。分不清谁是谁。然后知道错过了最初小镇那段黑白分明的生活,简单而又纯粹。
  战争里,没有好人。即使是善良的人们,到了战争中,也会成为身不由己的自私者。为了自己,为了兄弟也是为了自己。我看见的是大片断的炮火,失去理智处于颠峰边缘的人性。
  活下去。弟弟。
  活下去。哥哥。
  最终张东健饰演的哥哥眼看着自己的未婚妻被自己人以通敌的罪名一枪毙命,又错以为牢房中的弟弟被炮火烧死。瞬间的黑白,所谓好与坏,错与对,谁才是坏人,天崩地裂般的混乱。于是从韩国中士到志愿军的少帅,变的戏剧而又生痛。
  可是那具烧焦的尸体,钢笔旁边的尸体,不是弟弟。
  元彬饰演的弟弟,已经被命运隔开,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只是他们谁也不知道。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摊开掌心,只有掌纹延伸。
  原本小镇擦鞋哥哥,最大的梦想只是希望弟弟能够考上大学,过幸福的生活。如今对立,分隔世界的弟弟,只希望找到哥哥,告诉他他还活着,希望能够挽救哥哥的生命。
  哥哥和弟弟,只是想要回到妈妈身边,过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战争是上帝的骰子,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模样。
  最终回家的,终于只剩弟弟。
  年老后的弟弟,握着那支钢笔,对着尘土中挨挨的白骨,悲痛欲绝。
  他等了他50年。他其实知道这结局。
  
  知道结局,还能做什么。
  人性剥落。
  
  指环是藏饰的指环。一个属于豪放型,十足分量,一个属于婉约型,轻微忧郁。
  本来都是要拿黑线挂在脖子上的,可是对他而言,绳子似乎太短,而交换指环又不在心理准备范畴内,于是只好都由我来收藏。
  豪放的挂在了脖子,婉约的带在了右手无名指。
  其实什么都不算。
  
  电影看得多了,错觉也会多,自以为是的人生阅历也丰富起来。不过他白天对我说的话到是实在让我感怀:知道自己不可能经历那么多,那么就用电影来体验。
  微笑的时候,目光自然触及锁骨处的指环,低头打字的时候,又瞥见右手的指环。
  想想觉得很神奇,关于指环,套在了手指,连通心脏的地方。无关任何承诺,到是宿命这两个字让我有点恐慌。
  
  不是想要改变就能改变,其实身不由己才是人生的真相。
  流罢泪,才明白,原来简单安详的生活,才是世间最大的奢侈。
  
  如村上先生所言,身历其境时,一点都不会去留意那风景,等回头再看时,才如同瞬间击中,怅然不已。
  人,一种后知后觉的动物,是不是上帝会在我们的头顶发笑?
  说到底,我们只是上帝手中一颗棋子,命运是唯一的棋盘,哪怕拚尽一生,我们永远也走不出这定局。
  
  电影看的是人心,指环只是一种象征。
  那么好好珍惜吧,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2 ) 很难得的韩国电影大作

    小时候,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去看抗战题材的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小兵张嘎自然都是我们童年不可或缺的回忆了。每当看到在解放军的机智英勇下,狡猾的日本鬼子溃不成军,我们都会在电影院欢呼雀跃,似乎打了胜仗的就是自己一样。从电影院走出来的我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满怀,简直都想马上上战场杀几个鬼子。之后老师会让我们写观后感,大家还会不约而同的写上:我们要向革命先辈学习,时刻准备着。
   可后来每当我国被卷入某某国际事件,新闻发言人的第一句话总是:“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我就纳闷了。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怎么会让孩子那么热衷于战争电影,热衷于上战场杀敌,热衷于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牺牲,把战争看成是一场像扛着大旗看球赛一样轻松的Party呢?
  
   长大后,妈妈告诉我应该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于是我轻轻松松成为一名CPCer。我在纸上反复写着“我要为国家人民和D的事业义无反顾无私奉献全心全意牺牲一切”,然后看着我的enterparty联系人微微扬起的嘴角,心里忍不住问:这话,你信么?事实上用脚趾想问题的人都知道这都是鬼话,可一些人偏偏爱听,觉得这是自己的成就感。
   身边的人告诉我,不要不屑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欲望的社会,你想成为人上人,拿漂亮的收入,住漂亮的房子,娶漂亮的妻子,首先你就要积累资本,成为CPCer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我顿悟了,D的事业原来就是满足CPCer的欲望,无私奉献说白了是把别人的奉献无私的占为己有。

   无私奉献果然是个高频词汇。一段时间CCTV有个XX丰碑的专题,每天介绍一个榜样人物,宣传他们无私奉献的C主义精神。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官员就一定要累死在深夜的办公桌上才是好官员,医生就一定要累死在余温的手术台上才是好医生,老师就一定要累死在三尺讲台,还要惦记着学生,才是好老师,因为他们都是无私奉献啊。说起来如此轻松,可社会毕竟都是由人构成的,人人都无私,就不能为人,而应该是为螺丝钉了。所以当这些良民们都无私了,又由谁来玩“自私”呢?答案不言自明。
    此时的我已经想开了。小时候我们被别人骗,长大了我们骗自己,觉悟了之后再去骗别人。周而复始的,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骗局里,然后整天叫嚷着世态炎凉人情淡漠没有安全感,谁的原因?没办法,不骗人,混不下去。

    《太极旗飘扬》给了我们答案:首先,战争是残酷的,这里血肉飞溅,生命在金属的撞击下不堪一击。这里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双方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骨肉相残,理性被狂热所吞噬。
     其次,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什么主义什么意识,有的人为了混口饭吃,有的人为了给家人报仇,有的人为了荣誉前途,有的人仅仅是为了让心爱的弟弟回家,于是大家走上战场厮杀,这几乎与信仰无关。
     最后,在亲情和爱的人面前,一切国家意识主义形态都是尘埃。无论是战士还是政治家,他们首先是人,排在第一位的是人性。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样的天性都是不能被任何意识形态说取代的。我们不是不爱我们的祖国,不爱我们的同胞,而是有些人吃我们的,用我们的,危难时还让我们为他们牺牲,这样的人实在不值得爱。
 
    实话说,本片并没有多么复杂深刻的人性讨论,只是一部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而已。片中的各种桥段可谓东西方结合:既有东方人细腻的感情世界刻画,又有西方电影中强烈的人性诉求。可惜的是,感情刻画这条线跟TVB电视剧中描写兄弟情谊的套路如出一辙,人性诉求的表达跟好莱坞大片的进行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几乎所有的剧情都能意料到,在商业元素上没有太多新奇和惊喜可言。可我还是要给他五颗星,原因就是它是一部韩国电影,这个跟我们有着同样文化渊源的小国,同样深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纲常伦理的民族,却能自我突破,直面人心,拍出这样荡气回肠的作品,绝对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让我们这个自喻的和谐大国反思。

 3 ) 韩国人眼中的战争

    除了影片开头的那段镇锡和镇泰在阳光下的追逐的场景,整个片子始终笼罩在一片灰色和泥泞中;即时当韩军开到朝鲜北部,吃着好久没看到的肉,晒着久违的太阳等待着联合国军总攻的号令时,漫天的黄沙预示着这种平静终究是短暂的。
    
    这是我第二遍看这个片子了,我记得我当初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镇泰不跟镇锡一起逃回韩军,而选择很无力的一个人抵抗身后的朝鲜大军;我也不明白这么一个人怎么就能仇恨,不惜以背叛来报复伤害他弟弟和家人的国家;我不懂什么是他的信仰。
    看完这遍,我明白了,其实片子不是在跟我们讨论一个意识形态的孰优孰劣问题,它也不是如很多国人所说的丑化共产主义,三十个师的志愿军漫山遍野涌来的场景还是很壮观的;它也没有丝毫对李承晚当局的赞美,反共小组不分青红皂白的枪杀平民无不是一种对当时政府暴行的控诉——总而言之,片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感情是可以凌驾与意识形态之上的。就像英顺说的,我不懂什么共产主义,我只想弄到吃的。的确,当初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农民兄弟们,有几个是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呢?人都是一样的。中华民族如此,大韩民族亦如此。如果照着这个逻辑来看的话,镇泰从一个韩国的战斗英雄到朝鲜的部队首领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他是没有信仰的,他只为他的感情,只为他自己而战——这就是他与被刻上知识分子烙印的镇锡的最大区别。镇锡有自己的价值观,他会为家庭、哥哥、自己和国家权衡利弊;而镇泰,无论在韩军还是朝军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弟弟。
    所以才有了他影片最后绝望的、孤注一掷的自杀行为。他知道他可能活下来,但是他想争取时间让腿部受伤的弟弟能安全的逃回韩国阵地,所以留下来用自己的血肉挡住朝鲜追兵的脚步。他做到了,他赢得了观众的眼泪,也留给了镇锡一辈子的遗憾。
    说实话,这是一部很血腥的片子,无论是战斗场景还是医疗场景,都出奇的暴力,鲜血淋漓。相信大家看完这个片子后一定会对战争有更深的厌恶,我不同意“我们从未放弃用武力收复台湾”的言论,感情的存在永远是超越意识形态的争辩的。这也是为什么身为知识分子的镇锡为了去大旗部队找他哥哥,不惜背上“投敌”的罪名,只身闯入朝军的营地。
    幸好,当镜头转离灰蒙蒙的平壤、板门店、洛东江,重新回到汉城的时候,阳光又再一次洒到镇锡的肩上。

    从小看惯了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充斥着志愿军;“香玉号”;黄继光、罗盛教等字眼,而宣扬的则是“中朝人民伟大的国际友情”和“美帝国主义的嚣张跋扈”。没有人去管过韩国人是怎么想的,它们似乎在整个战争中起着可有可无的地位,从6月25日战争开始,到1个月就被围困在大丘;甚至最后的反攻也是因为麦克•阿瑟被奉为经典的仁川两栖登陆,他们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的地位,而又有谁在乎过这个民族的感情呢?只有韩国人自己知道。朝鲜战争,要看韩国人和朝鲜人写的战争,不是中国人或者是美国人的。
    
    最后悼念一下已经过世两年的李恩珠,英顺这个角色并不难演,所以很难出色;但接下《红字》中佳惠这个角色可能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青龙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走好。

 4 ) [태극기 휘날리며]:这部电影只和亲情有关

无论是国产片还是好莱坞,无论是雷剧还是经典,他们都是有政治立场的,保家卫国,维护和平之类。比如亮剑,宣杨棋逢对手必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军魂精神。比如珍珠港,宣扬的美利坚民族下兄弟情的困惑和家园遭到袭击复仇勇于反击的精神。

而这部片子太极旗飘扬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政治立场。男主思想很明确:骨肉亲情至上,政治和战争都是狗屁,从来没有正确的党派和正义的战争。开战时候,南韩拉主角上前线杀人,北朝鲜屠杀村民,南韩不分青红皂白扣帽杀死主角未婚妻和弟弟(未遂),无论是南韩还是北朝鲜,他们都是主角家破人亡的元凶。

相反,你见过国产片中八路军解放军强拉壮丁么?他们都不敢拍,拍了也不让播,而这部片子就敢,要知道朝鲜半岛问题半个多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都是敏感话题,今天的三八线两边仍剑拔弩张,导演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所以这部片子在反思人性上比绝大部分影片更纯粹,因为他是没有政治立场的干预的,甚至是保家卫国笼统的思想都没有。

为什么要反对那兔那年那些事这种动画体现出的思想价值?那兔潜移默化地告诉观众一件事:国家主义永远大于个人主义!如果说某一天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出现冲突时,你们要毫不犹疑选择为国家去死!

而太极旗飘扬告诉我们什么?什么主义什么价值观都是狗屁!如果我的家人和孩子没有生命安全保障没有国家给予的生存的空间,那么请让这些主义去死!

 5 ) 对谁狠,都不如对自己人更狠

在我看过的,非常有限的文史资料中,除了南北朝鲜的记载,几乎各个国家的学者们,就将上世纪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那次战争,定义为美国和中国的直接对抗。如果将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格局算上,那也是苏联及其代理人中国和美国及其从属国之间的一次直接冲突。所不同的,只是这次战争中的美国没有和所有别的代理人战争一样,获得哪怕表面上看起来很美的胜利。反而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但是,无论如何,在所有这些记录中,看不到关于朝鲜民族、朝鲜南北政府及其军队的任何正面描述。仿佛战争双方都将那片土地和那些人,当作一个背景,一堆数字。而截然相反的是,无论是北朝鲜还是韩国,在描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则无一例外地全力淡化、甚至无视中国及其背后的苏联,美国和那些定着联合国军名义的多国部队。《太极旗飘扬》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只出现了一个漫山遍野冲锋的镜头,而可怜的美军除了一堆的飞机,连个正面的人物镜头都干脆没给。好在仁川登陆等等历史背景无法回避,否则估计电影里基本上连麦克阿瑟的名字都不会出现。

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和屈辱。从殖民地直接沦落为战场,而战争主导的双方却根本对这个民族不怀好意。但在战争中,相互厮杀和屠戮最狠、最彻底的,却恰恰是战争主导双方操控下的那些傀儡。而这些傀儡,原本是兄弟。

类似的场景,在人类历史上并不少见,在中国的近代历史上,日俄战争就是几乎类似的又一个例子。而在现代中国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关于这段历史,却根本找不到任何有价值、有亮点的作品。从这一点来说,所有中国人,尤其是那些以文化人自居的中国人,实在应该回家站在墙角里面壁思过一番。

傀儡的命运几乎都是被强加的,因此身为傀儡后人的反思,多半都是抗争、不屈和反战。似乎一切的罪恶,都是因为战争。而战争双方一旦被套上意识形态的面具,就彻底沦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物种。任何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可能,在这两个物种之间,就彻底的绝缘了。于是,最能体现战争残酷的场面下,弟弟对哥哥最大的指责,就是“XX是你杀死的……”、“要是你不去,XX就不会死……”。弟弟不会去这样痛心疾首地指责战线对面的朝鲜人民军,所有看电影的韩国人,大概也同样不会认为,其实那些人是死在人民军的枪口之下。即便哥哥不是为了一枚勋章、一个口头的承诺、一个对兄弟的愿望,而去拼命冒险。这些人在战场上,在战场下,一样会死于枪下,死在自己同胞的手里。

反观中国的历史,反观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史,我们无一例外地会看到,在战争中对战的双方,无论理由是什么,相互之间的仇恨积累得多深厚。但如果论起狠、论起杀得痛快淋漓,那对谁狠,都不如对自己人更狠。这种现象不分地域、人种、文化和时间限制。就以近代开始算起,美国南北战争后北方对南方的屠戮、苏联红军在二战初期大量缺少各级优秀指挥官的原因、抗日战争中著名的还乡团、49年后中国大陆和台湾分别发生的那些事情,以及朝鲜战争中南北双方的那些血腥,以及在所有这些发生之后,历史上对此留下记载的偏向性。无不证明了,对自己人、对自家兄弟的痛下杀手,几乎就是人类的共性。当面对来自外部的强大威胁时,每个民族中都有那么多的人,善于将自己内心的恐惧,归因于自己身边的亲人和同胞,认为如果不是你的错误,如果你能够多忍耐一些、退让一些、牺牲一下自己,战争就不会爆发、杀戮就不会出现、我就可以回家、我的生活就会在一片血色中,保持一个幻想中的原样。进而,这种抱怨就会顺理成章地转化为仇恨和行动,将所有的屠杀和残酷,在自己家门彻底演练一遍。

究其根本,无非是战场对面的那些人,是不会讲什么兄弟情谊的,所以对自己身边兄弟的伤害,相对而言最安全、最没有风险。更进一步,在利益的面前,是没有兄弟情谊的,所以对那些弱小同胞的伤害,相对而言最安全、最没有风险。所以,当看到弟弟那么大义凛然地在战场上,在杀戮中,去指责自己的哥哥,以代表一种反战的高标来俯视身为杀戮者的兄长时,我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心理年龄还完全没有长大的小孩子的任性和无知。在看到哥哥的未婚妻最终倒在反攻联盟枪下的时候,我的第一个反应则是:当信仰被拔高成为宗教的时候,就天然地拥有了反人类的因子,而意识形态上的争端,几乎无例外的都可以归于宗教战争的范畴。在这种背景下,人性的泯灭和扭曲,以及对自己人比对敌人更狠,从来都是一种必然。

 6 ) 与国旗无关

战争是罪恶的,没有正义的,满是兽性的。
[拯救大兵瑞恩]是改变我战争观的开始,我开始思考战争中人们种种行为的意义,种种武器的本质,[太极旗飘扬]则开始确定我对战争观的方向,我想通了战争即是杀人,冷兵器的过去如此,热兵器的现在如此,高科技战争的现在也是如此。正义,只是自欺欺人的冠冕堂皇罢了。

战争的爆发对兄弟们来说,不是即刻感到了使命的召唤,而温馨家庭即将面对的坎坷预兆。他们并不想登上战争,哪怕是所谓的为祖国而战,很荒谬,国家,一个事实上虚无飘渺的概念,不过是统治者为自己的描金而已。
弟弟被捉上了战场,为了弟弟能早日离开那个人间地狱,哥哥陪伴在身边。他什么任务都接,什么勋章都要争取,战争的残酷只是让他坚定了要让弟弟早日离开战场的信念,而变得无比拼命。
弟弟的误解,等于所有人对他的误解。哥哥不在乎,他不需要别人判断他的行为,他只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军队可以溃败,只要弟弟能活着,南韩战败他都愿意接受。
受着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的人们,自己无法接受这种战斗的原因。我们总认为自己在战场上射出的每一颗子弹都是正义的,杀死的每一个敌人都是该死的,战争中消失的每一条生命都是必要的。
可怜可悲,宇宙间最伟大的产物,生命,就这样被扭曲了它存在的意义,为一个不存在是非属性的主义,为一个荒唐的国家概念,为一个任何人都无法代表的群体——人民,生命可以被自己的主宰者慷慨地撤销。
武器是杀人的,军队是杀人机器,本质如此,只是我们想了无数的借口让它们变成伟大的东西。

故事的发展说明了这些伟大的东西是多么的荒谬。妻子被自己为之战斗的国家所枉杀,弟弟在自己拼命为之规避的战火所燃灭。被俘的哥哥失去了一切希望,只剩下仇恨。这种仇恨只需杀戮,所以他可以叛出,杀向曾和他有相同战斗目的的刽子手们。他也可以在发现弟弟仍活着时,于重围中倒戈。看到这里,也许没有会骂他是奸贼亦或叛徒。在无法保全最完整的人性时,他选择保全自己最基本的人性。他是愚昧的,但至少,他看着像那么个人。
我从来都对共产主义所宣扬的英雄们不感甚冒,我痛恨战争至于恨屋及乌,恨战争中的一切,士兵、将军、武器、战略、目标。它们存在的一切的一切的意义,只是为了一个词,杀戮,仅此而已。

哥哥并没有多大的见识,只是做为一个真正的人活着,那些有着大见识的人们,却在把枪口对着寸寸河山,对着血肉同胞,对着自己早已被阉割的灵魂。

生命的意义,与国旗无关。

 短评

活着不易

3分钟前
  • 五摆五折
  • 推荐

生在和平年代真好。

4分钟前
  • Cim
  • 推荐

看完了《八百》《金刚川》《长津湖》。又来看了一遍这部《太极旗飘扬》,对战争的描述,对人性的刻画…发现20年后了,中国电影也没能赶上,更别说超过了。

9分钟前
  • 旅行者3号
  • 力荐

煽情实在太多,棒子片的通病,不过片子对于南棒北棒互掐不死不罢休的那种残酷控诉拍的很不错,中国志愿军人海战术闪闪发光,主义真是可怕的东西

12分钟前
  • 西决
  • 推荐

一部必须看的韩国电影,一部必须看的战争电影。影片通过两兄弟因朝鲜南北战争而发生的命运变化,深刻展现了战争中人类被主义而折磨出现的疯狂与悲哀。导演带着明确的反战思想,不偏不倚地站在公正的立场,诉说着战争给人类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创伤,最终发出呼唤和平的呐喊。

13分钟前
  • 韩伯愚
  • 力荐

姜帝圭的历史反思,借助兄弟二人的情感纠葛,展现同胞战争带来的人性痛苦。被动无助的参军起因、单纯自私的杀敌目的,和错综复杂的国家战争、惨绝人寰的伤亡场面形成巨大反差。张东健和元斌表演倾力,但角色的刻画都非常地单线条,弟弟后来态度的转变也有些突兀。战争大片的制作堪称亚洲顶级水准。

16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几度憋闷,并被贵国蝗虫战画面恶心到了。在元斌的光芒对比之下,张东健的表演是如此软绵空洞。

18分钟前
  • 吉米糕
  • 推荐

直到昨晚上从【资料馆】出来之后好一会儿我才突然意识到本片中帅帅的弟弟是《母亲》里那个傻傻的儿子。虽然是站在南边的视角上,但导演对于南北双方的刻画,基本做到了一碗水端平。都在杀人,也都在滥杀。在如何处理意识形态这一点上,两岸三地的华语导演的境界和格调普遍很低。

23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同为偶像,元彬比张东健的演技好太多。我很佩服棒子,能让这样政治中立的片子上映。政治体制对一个国家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南北朝鲜实在是一个世界上最鲜活的例子。60年是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却可能是几代人。

26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最爱的战争片!我始终相信在电影里,小爱比大爱感人,兄弟情比男女情感人~~

28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电影这么感人,首先要感谢张东健的倾力演出

30分钟前
  • 还有什么更好的
  • 推荐

战争中的人性剖析得很好。轰炸时抱头哭号,别炸了。兄弟杀红眼。战后清算共党,让人觉得人性的荒诞和恐惧。

35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平庸的类型片叙事和毫无奇观的视觉呈现,但无法掩盖的是其无比浓烈的反战情绪和冷酷的情节安排,战争混淆了一切也逼迫一切走向疯狂。不做宏大的叙事,而从兄弟二人的视点,让我们见证战争的荒诞和冷血

38分钟前
  • 哈利卜
  • 推荐

对比较恶劣场面承受能力较低的最好不要看,片子的寓意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些东西,你可以很清醒地知道这是宣传,但是并不妨碍你共鸣。

41分钟前
  • 毛毛
  • 推荐

未见泪痕干,又闻狼烟起。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分钟前
  • 丁柏恩
  • 力荐

反正老百姓永远是最倒霉的,手持的临场感没有想象中的精彩,感觉不如玩《荣誉勋章》了。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百姓永远都是被政府欺骗 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48分钟前
  • 男巫藏狐
  • 力荐

对于烟火特技,不得不承认本片已经接近了好莱坞的水准,当然,对于战争场面的认识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漫山遍野的志愿军也是棒子yy的开端,不过好在这部片子还不算太夸张。至于兄弟情,拉倒吧,煽呼的太过火了,就没啥感觉了。

50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张东健杀红眼那段很赞~~

55分钟前
  • 裸踝
  • 推荐

对战争残酷的表现还是相当给力的,美中不足的是剧情越往后发展韩剧狗血的一面就出来了。可吐槽的地方也有好几处,比如几次三番出现的好时巧克力,印象最深的是战斗时元彬的脸明明已经那么脏了牙齿却白的一塌糊涂,细节不严谨。最后我想高呼:中国人民志愿军无敌!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

57分钟前
  • 施晓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