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综艺中国大陆2022

主演:胡彦斌,张韶涵,胡海泉,周深,周延,阿云嘎

导演:内详

 剧照

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2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4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5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6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3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4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5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6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7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8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19天赐的声音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9 12:59

详细剧情

该音乐励志节目由胡彦斌 、张韶涵、胡海泉、周深、GAI周延担任音乐合伙人,寻找音乐中的另一半。每期六组飞行合伙人两两成组合作演唱,一人和常驻音乐人合作共同演绎一首金曲,进行“推荐金曲争夺战”。

 长篇影评

 1 ) 《天赐的声音3》:别让“声外之意”挡住了“天籁之音”

3月11日《天赐的声音》第三季如约而至。作为一档音乐励志节目,《天赐的声音》旨在为不同风格的音乐人打造合作舞台,激发出对音乐内容的无限创造力,带给观众一场视听盛宴。

然而相较于专注舞台的呈现,前两季《天赐的声音》却将更多的重点放在了“鉴音团”与歌手的冲突展现上,类似“陈卓璇对骂丁太升30分钟”、“丁太升怼哭萨顶顶”等等话题频繁登录热搜。虽然诸如此类的话题的确为节目带来了相对可观的热度,但却使得节目的音乐属性在对“市场”的追求中不断偏移。让本应该呈现“天籁之音”的舞台成为了“声外之音”的辩论现场。

不过幸运的是,暌违一年,在新一季的《天赐的声音》中我们又看到了音乐最本真的魅力。

弱化“声外之意”,聚焦“天籁之音”

新赛季最大的亮点在于节目内容侧重点的调整。对比前两季聚焦于鉴音团,强化鉴音团与歌手的矛盾冲突,《天赐的声音》第三季将重点重新回落在了舞台的呈现之上。

观众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在新一季的节目中,鉴音团点评的时长被明显缩短。

以第二期节目为例,在全长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中,留给鉴音团的镜头被严格控制在了十分钟以内。每个舞台演出过后,一般由一位点评人发表3-4句话就会直接切入到下一个环节或是下一个画面。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歌手的舞台与音乐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最大程度上重点突出了音乐对于节目的主题地位。

同时,为了聚焦真正的“天籁之音”,本季常驻嘉宾的选取也显得更为用心,在嘉宾的选择上不再一味地追求“强强联合”的实力碰撞,而是更多地将歌手之间的适配性放在了首位进行考量。

常驻音乐合伙人除了胡彦斌、张韶涵、胡海泉三位实力唱将外,在近两年的音综市场,作为导师和助演嘉宾精品频出的两位国服最强辅助:周深与GAI也强势加盟。为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音乐合作提供了更多令人期待的可能。

例如,在第一期周深与康姆士乐队的合作中,虽两者的音域差距极大,但其空灵清澈的嗓音与康姆士乐队土地般质朴的表达,却更为极致地演绎出了歌曲的精髓所在。而其之后与梁龙的合作更是令人拍案叫绝,面对嗓音极具东北特色的梁龙,周深在间奏上添加地绝美戏腔与方言rap,与梁龙形成了巧妙的呼应,碰撞出“东北大乱炖”的神奇风格。

我们必须意识到,作为一档通过“合作”碰撞出“天籁之音”的音乐节目,声音的“cp感”尤为重要。对于观众来说,“好听+好看”带来的和谐观感其实远胜于仅仅依靠迥异风格而制造的激烈碰撞。

此外,为了鼓励更多音乐人勇敢走出舒适圈挑战自我,新一季的《天赐的声音》也在节目的赛制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此前节目遵循着严格的竞技逻辑,即以争夺“天赐金曲”为最终目标,每轮比赛过后都会有音乐合伙人面临淘汰。而在新的一季中,《天赐的声音》对淘汰的机制进行了弱化,为飞行音乐人提供了更多尝试不同音乐风格的机会。

作为偶像出身的希林娜依·高通过与梁龙的合作尝试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摇滚风,直言成功解锁“摇滚”这一新皮肤。而虽然在第一期节目中希林娜依·高与海泉遗憾未能组队,其在第二期中却重新获得了与海泉共同演绎歌曲的机会,二者用温暖的声音传达出了歌曲《唯一》中不能触碰的恋人之间的情愫,成功获得了本期的最佳金曲,弥补了第一期的遗憾。

鉴音团尴尬地位仍是痛点

尽管这一季没有了丁太升,但节目开播至今始终存在着一个未能彻底解决的痛点:鉴音团的尴尬地位。鉴音团的设置初心本应是从专业角度对音乐艺术进行深入探讨,但随着节目的播出,这种对艺术的点评却逐渐愈发偏离本意。

在对节目的第一个舞台的点评中,鉴音团们的观点就开始与音乐合伙人产生了冲突。在希林娜依·高与吉克隽逸合作舞台《铿锵玫瑰》结束过后,乐评人梁源对两位音乐人的表演方式提出了批评,梁源认为卖力和斗并不是一种高级的女孩的力量,舞台不应该只是躁的。而这样的说法立马遭到了音乐合伙人周深的质疑,周深表示站在更贴合大众的舞台呈现的角度上,一个现场表演,如果用太过细腻的表演反而难以吸引观众。

而后续的鉴音团的种种点评更是引发了音乐合伙人与观众们集体的疑惑与不解。在信与唐艺表演过后,乐评人流水纪痛批信与唐艺的表演是一种折磨,原因是信在表演结束后用手比了一个V,该动作与这首歌的表达毫无关系,导致整首歌直接垮掉。而显然这样的点评大多数观众并不买单,不少弹幕怒表点评内容完全无关,甚至感觉鸡蛋里挑骨头。

而后续,梁源对唐艺的批评更是完全与歌手当场的表演无关,反而是将关注点落在了唐艺的流量难以匹配三千万粉丝的顶流。就连歌手自己都在舞台上直接请求乐评人可否仅仅点评舞台本身,而非对其个人的职业选择随意评价。

其实鉴音团的设置本应该是一大看点,一方面拓宽节目的专业视角,让观众有机会获取更多更深入的音乐知识;另一方面,不同观点的对撞也会制造出更精彩看点,不仅能起到起承转合的作用,还能点燃大众观看欲望。

但就目前节目前几期的鉴音团点评而言,鉴音团的观点明显无法服众,更多时候甚至是在为了剑走偏锋而剑走偏锋,既不能真正帮助到歌手呈现出更好的舞台,更是最终将“与歌手的冲突”进一步转化成了“与观众的冲突”,导致鉴音团的权威性与必要性在观众心中急剧锐减。

究其根本,在鉴音团的尴尬地位的背后实则是节目由于过度依赖鉴音团与歌手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最终造成的发力点偏移。诚然,对于一档节目来说,戏剧冲突的存在至关重要,其构成了节目高潮的关键来源。但这样的戏剧冲突,不一定只能依靠外部的矛盾进行激化。而对于《天赐的声音》来说,若想避免鉴音团的尴尬地位日益加深,节目亟待从音乐本身出发,或挖掘背后的创作故事,或强化音乐风格的融合,挖掘出除鉴音团之外的更有新意的戏剧点。

而同时,对于鉴音团本身而言,能否形成一个更统一更完善的音乐舞台评价标准,尽可能地避免点评内容的偏离,也将会有助于重新构建鉴音团在观众心中的权威性,让鉴音团的存在回归正轨。

总体而言,本季的《天赐的声音》较前两季而言更多地突出了音乐舞台的魅力,依靠不断的争论而“先声夺人”的趋势得到了有效地弱化。但很可惜的是,这样的“弱化”还未能触及到节目音乐性与戏剧性本质的矛盾。作为一档常青的综N代节目,除了鉴音团所制造的热点冲突之外,《天赐的声音》仍具备着更多值得挖掘的音乐宝藏。

 2 ) 抢了《爱乐之都》风头的,居然是款豆瓣差评不断的“奇葩综艺”?

一个音乐剧爱好者对于第二集的碎碎念...

今天是愚人节,然而笔者并不想开玩笑,而是想认真探讨一下音乐剧和综艺的结合~

首先《爱乐之都》有多拉垮相信不需要赘述...它打着音乐剧推广节目的旗号,一开播就让众多音乐剧爱好者恨不得马上与之划清界限,崩盘速度恐怕能与国足相媲美><

表示被这一声明刷屏了(其实也是有点太夸张了

而就在大家看完第二集,怀疑中国音乐剧是否还有希望的时候,与之同时播出的《天赐的声音》却喜提了“天降猛男”的剧本!阿云嘎来客串了,并且一口气唱了《在远方》和中文版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称“中罗朱”)中的两首歌...而这两部剧的其他选段,也恰恰就在东方卫视《爱乐之都》(简称“东爱”)的舞台上表演过——所以四舍五入相当于两款综艺撞歌了,然后“东爱”犹如国足一般被人家踢了一个5比0!

没想到“东爱”中神级纯享版还没出现,隔壁就来了一个double kill

港真,对于出品《天赐的声音》的浙江卫视,笔者是恨不得用最坏的恶意去揣测的,因为其黑历史不断,盘点下来恐怕能超过国足惨败的记录...而这次,却不由得刮目相看~补完阿云嘎客串的那集后,更是觉得这个综艺非常的精彩!然而打开豆瓣,却傻了眼:

虽然第三季的评分还没有出,但这前两季...

笔者不知道是豆瓣的评分有偏差,还是这个综艺的第三季逆袭了,总之《天赐的声音》原来一向口碑很差!难道《爱乐之都》就那么耻辱性地输给了综艺界的越南队?

4首对9首,优势在我!

坦白来说,笔者相信第三季的《天赐的声音》,起码嘎子哥梅开二度的第二集,值得更好的评分——它单从歌曲数量上,就比同期的《爱乐之都》多过一倍...

而且在质量上也卷的很厉害:你甚至能听到戏腔周深!而不论阿云噶还是周深的演唱,甚至都没能成为最后的推荐金曲!中间还穿插了信的退赛风波,及音乐原创还是翻唱的大讨论...感觉不论信息量还是爆点密度,都比隔壁《爱乐之都》高了不止一倍!

节目环节及评审设置

笔者感觉,节目环节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两者不同效果的关键因素——《天赐的声音》每集有两轮,参与者分为每集变动的飞行音乐合伙人和不变的常驻音乐合伙人;第一轮是飞行组组队演绎,然后再各自争取和心仪的常驻嘉宾合作,共同完成第二轮的作品,而中间的配对可以去争取、可能被截胡,也是很有戏剧性!

反观《爱乐之都》,笔者感觉在赛制上完全就是抄了《声入人心》的错题本:人家是首席、非首席,音乐剧中没有这种说法,结果改成了不伦不类的3A4A,换汤不换药啊!令人直接串戏到了花滑...然后配对和选曲也是莫名其妙,完全就是节目组的安排,而在表演的时候又是在PK,完全把重点放在了人的比拼,而不是作品本身orz

在评审环节,《天赐的声音》引入了毒舌乐评人,经笔者了解这也是节目最具争议的地方——不过,这种甩锅机制其实保护了常驻音乐合伙人,因为他们经常也会下场帮被批判的飞行音乐合伙人辩护(可能再顺带打下感情牌),感觉有点人均“东爱”里的嘎子哥的感觉...

而在第三季,乐评人少了一个评论里一直被诟病的丁太升,常驻音乐人里却多了一个情商爆表的周深,节目效果自然更上一层楼!起码在阿团长的音乐剧表演后,全场都是一片赞美之声,就差原地卖戏票了!

天赐的音乐剧?

笔者其实很想看《爱乐之都》抄《天赐的声音》的作业...一来音乐剧也是靠配合的——不妨设想一下,就现有的阵容微调一下,将阿云噶、郑棋元、丁臻滢等公认的大咔设为常驻,然后每期跟不同的新演员各种搭配,岂不美哉?而在最后的效果上,相信也能提携后来的佼佼者,重现《声入人心》里“老云家带娃”的效果~

二来,说句实话,魔都音乐剧可能哪里都不专业,但观众是最专业的!笔者甚至在很多活动中,亲眼目睹了专业爱好者跟从业者对线,然后越聊越深,牵扯出各种八卦的 ...这可比千篇一律的套路访谈有意思的多了!

举个栗子,笔者曾经在CJ的发布会上get了很多内幕

当然,以上仅仅是脑洞,实现起来还是有很多难度,比如音乐剧的舞台恐怕没那么容易搭建和调整,所以制约了选曲的自由度...

但问题是,《爱乐之都》里花大精力搞的舞台效果,似乎却并没有被观众所重视!对此,笔者并不觉得是这届观众不行,而是节目组舍本逐末了,以至于最基本的“戏”都没有呈现好!

音乐剧本质是戏

正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那样,在音乐剧表演中,令观众入戏是非常重要的...可引入方式其实各种各样——比如,可以靠逼真的妆容、震撼的场景,也可以靠演唱前几句像“我叫陈桂林”这样的对白~

在笔者看来,《爱乐之都》节目组对“戏”的理解太浅了,甚至连“show not tell”的道理都不懂!结果千篇一律的旁白引入,然后强行唱歌加几句对白,反而没能体现音乐剧特有的“唱演结合”...

我们就拿中门对狙的“中罗朱”举例:张韶涵虽然不是音乐剧演员,但在《阳台》这段的演技真是绝了,而同时这首歌本身就兼具了叙事的效果,哪怕根本没听说过“罗朱”的纯路人,听了歌词、看了表演也能知道这是“冲破禁忌,超越世仇”的爱恋;反观东爱的《爱人》,又是旁白又是对白,结果演的还是很尬,又突然插入了舞蹈的死神——最后论起演技来,反而死神发挥的最好 0 0

笔者感觉,《爱乐之都》这种片段式的呈现是不行的,更何况它选取的往往都不是那些最合适的片段,编排上面也令人一言难尽...反而是《天赐的声音》尽量配合阿云噶,呈现出了音乐剧应有的演出效果,不仅把非专业的搭档带入了戏中,也能在不靠旁白的情况下,边唱边演将观众带了进来~

主场作战 VS 客场作战

话说回来,启发笔者思索的,其实是在这个“未播出片段”(需VIP观看)中,直接做了个现场调查,结果发现进剧院看过音乐剧的人还是太少...

【阿云嘎】未播出片段 阿团长与音乐剧_哔哩哔哩_bilibili

我相信这也是阿云噶来到《天赐的声音》的意义所在:归根到底,音乐剧的受众太少了,哪怕《声入人心》带来了一波破圈,其效果还是很有限的,所以需要进一步地客场发力~

但在人家的地盘上,人家有自己的侧重点,难免就会把这真情流露的安利时刻剪出正片——起码在别的音综上,唱好还是第一位的,只能通过一首歌打开一个突破口,然后吸引观众进来逐步安利...

而《爱乐之都》则是主场作战,一开始就打出了音乐剧的旗号,可这一来吸引到的,大多数是音乐剧的基本盘;二来节目也没有做到多专业——于是几乎只是割自己人的韭菜,很难给中国音乐剧市场带来增量orz

当然,笔者虽认为现阶段客场作战更有利于扩大观众群,也要承认主场做得好的话,也是能破圈的:比如之前说唱、街舞、脱口秀方面的节目,就从小众走向了大众...但前提是得真的懂,做出来好看!就像不是随随便便立起一个大旗就能天下云集响应,你得在这个旗号下能打胜仗,能让百姓觉得这帮人虽然少,但确是王者之师~

《爱乐之都》目前明显是含金量不足,反而急着挂羊头卖狗肉,结果就成了袁术一样的伪帝的存在...恐怕廖昌永老师来了也难以救场!

总之,笔者建议后来者不要那么急地去打造音乐剧的综艺,还是要广积粮、缓称王,应先像范大将军说的那样——把自己的理念先搞懂...或许,从业者们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多去客场,用“音乐剧+”的形式先把蛋糕做大?不知大家怎么看?

起码笔者宁愿上海成为不了“爱乐之都”,而更希望音乐剧的火种能够开枝散叶,真正普及到全国!


TheatreBomb-剧燃:

特立独行的另类剧场,逗逼中的轰炸机 长按扫码↓载歌载舞步入歪门邪道!

 3 ) 《天赐的声音》第三季的分数不该这么低

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这季豆瓣评分这么低,开局《篇章》就很好听。

常驻合伙人胡彦斌、张韶涵、胡海泉、周深都是实力唱将,团队磨合得很好,周深的加入也让整个节目氛围变得更好。

看过这一季,我觉得有很多经典舞台,比如《问风》《篇章》《算你狠》《调查中》《一路生花》等等。

不能说每个舞台都很受欢迎,但这季水准真很好了,豆瓣拿个六七分没问题。

这季要音乐有音乐,要舆论有舆论,比如《玫瑰少年》这首歌的争执。

不要因为前两季就对这一季抱有偏见,这一季真可以,至少是个合格的音综。

 4 ) 一生也至少该爱一次吧。

真心没有想到,竟然能够在今晚看见周深给我们带来的多个综艺节目,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天赐的声音》。 节目一开场就听到深深带的鼓励歌曲《有我》,听到周深的歌曲之后,我才明白,其实我们现在努力的样子就是为了明天的未来呀!我们要相信自己就是朝阳,哪怕是现在身处黑暗也要继续向前! 最重要的是,胡海泉和谢可寅两个人给我们所带来的组合让我仿佛对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一生至少该有一次》让人听了之后就觉得或许我们在爱的那一个人不见的时候,或许可以为了她忘了自己。不求同行,不求结果,甚至不求曾经拥有。 当我听到胡海泉和谢可寅带来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以后,我也笑了,笑得眼泪都掉了!我也希望能够在自己现在最美好的年龄当中,遇到那一个我命中注定的人,那一个我最爱的人。没想到这一首刚写的歌曲里面的歌词已经拥有了100年,其中所借用到的主要灵感就来自于徐志摩当年的诗……

 5 ) 不是影评的影评:关于女孩

看到汪小敏和锤娜丽莎合唱我的那一期,两个人都唱哭了。然后锤娜丽莎说希望大家记住她也是一个女孩。也有小公主的一面等等。

想起来前几天跟一个人聊过去,他说你一个女孩子能做到这样子很不容易啊。甚至于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这么觉得,偶尔还有隐隐的小委屈,觉得人生不得不坚强。

现在想想,如果一个男的经历了我所经历的一切,大家会说一个男孩子不容易吗,大家只会觉得他励志坚强,他自己应该也极少会觉得委屈,顶多是愤慨一下这命运。所以在宣扬男女平等的时代,为什么身为女孩吃了生活的苦会让人觉得心疼呢?身为女孩自己为什么又会觉得委屈呢?自诩女孩当自强的我是不是潜意识里也默认男女其实有别,女孩子就该娇养着?

可是仔细想想其实生活不分男女,坚强也不分性别。自己撑起的天才是最牢靠的吧?

 6 ) 就記錄一些聽歌的感受

關於綜藝部分不予置評,主要是來聽歌的。

都是一些熱歌,不過我都沒怎麽聽過,就當作全新的歌曲好了

第一集

1.吉克雋逸X希林《铿锵玫瑰》

沒聽過原曲,開頭的鼓點讓人想起 Billie Eilish 的Bury a Friend

不得不説,吉克雋逸這一套紫裙子真的很美,裙擺在空中飄起來像極了一朵冷艷的紫玫瑰

希林的加入恰好到處,服裝像執行任務的黑玫瑰特工

兩人音域相近,聽起來很像,其中一個聲音厚一點

兩個人在“想一想也對她說誰怕誰”那一句配合不錯

之後希林獨唱那一個段落很有力量

就是後面合唱稍微點亂,但只是小瑕疵

不過奇怪的是燃不起來.

2. 陳意涵X康姆士《后來》

開首帶了一些電子的混合,陳意涵看上去是溫溫柔柔,喜歡她乾净的聲音

節奏舒緩的改編,男女合唱的部分不錯,但感覺陳意涵被限制了、這首歌缺乏發揮空間

3. 信X唐藝《光的方向》

唐唱歌的感覺有點像鳳凰傳奇,後半部分她有點用力手勢好多

信唱這首,是不是有點吃力?“模樣”、“飛翔” 那裏

歌曲聽感還是不錯

4. 張韶涵X信《孤勇者》

舞台突然變華麗了?我蠻喜歡這一版改編,張韶涵唱得真好

 短评

你喜欢唱歌、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想唱痛快了、想随感觉...你完全可以去KTV唱啊。以此为职业想靠这个赚钱还要说“不用管别人喜不喜欢怎么评价唱自己的歌就好”,这是什么逻辑啊。通过唱一首别人不喜欢的歌来表达“我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我很酷”,所以你们的真实职业不是唱歌的而是行为艺术家?靠卖酷人设赚钱?

7分钟前
  • 小笼包
  • 较差

快进只看唱歌,结果三期了也就两三首首歌听得下去。周深就有两首,yyds

12分钟前
  • 猫猫爱吃薯片
  • 较差

这次是合作歌手了,可以看到更多形态的歌曲,但是怎么导师还是这几位啊?想有点新鲜感了。

17分钟前
  • 娱乐圈梗姐
  • 还行

几位常驻导师都很好啊 没有淘汰的赛制让大家都安心唱歌 很和谐的综艺

20分钟前
  • 坐等1900
  • 推荐

玫瑰少年不改不能唱可以不唱,改成这样就好难看了

25分钟前
  • Kaoquanmao
  • 很差

节目中还是吵架的剧本,真是看的尴尬。

28分钟前
  • 走路去东京
  • 很差

不错的音综。不过太多期了,还是前几期的周深.guy和吉克让我印象深刻。

33分钟前
  • 破产君
  • 推荐

没有丁太升

37分钟前
  • LIIYann_
  • 较差

什么年头了,还用搞剧本吵架这种脑残套路?

39分钟前
  • 所有团的团长
  • 很差

我主要是来看有张韶涵、希林娜依高和周深。主题曲听了,热血沸腾。

42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都开始唱抖音神曲了

44分钟前
  • 不如_不见
  • 较差

希林娜依高/胡海泉「唯一」,以及希林和胡彦斌的「每天爱你多一些」加入歌单

48分钟前
  • KeneL裤头
  • 推荐

歌手们现在连歌词都不用记了吗?一边看提词器一边凹沉醉的样子真让人出戏。

51分钟前
  • 荦旯蒯庖
  • 还行

光污染舞台和一些奇奇怪怪的编曲

54分钟前
  • 团小纸
  • 还行

三星全部给周深,他的舞台没有一场是让人失望的。顺便节目组听我一句好言相劝,后期趁早给开除了吧,后患无穷!

56分钟前
  • 你挡我晒太阳了
  • 还行

浙江台现在所有节目都是一个小时录完的??一半以上嘉宾全程看提词器?几句歌词都记不住?拿着巨额通告费来唱卡拉OK的吗?

60分钟前
  • cc子
  • 很差

为了小深深来看,但节目真的看得我脑壳痛,尴尬得我都替他担忧,只能说为了生活。这个节目第一季还能看,第二季真的够烂了,以为第三季会有所转变,靠制造冲突博眼球,节目组觉得大家喜欢这招吗?是不是理解能力有问题啊?没有丁太升,来了另一个丁太升,服都服了,我真的要气死了!搭配也是让我无言以对,他真的能唱金曲,真正的金曲,唉

1小时前
  • Jacky
  • 还行

周延也配当导师反驳说真话的苏见信?

1小时前
  • D.va
  • 很差

第一期选歌的立意真的很好,女生们都要勇敢的站起来啊

1小时前
  • 再也不囤货了
  • 力荐

看了三组表演弃,你说你导师合作其实早就有脚本有选择我就忍了,毕竟音综能带来好歌就算成功了。可是每一首歌改编又无聊又低级,且前几季的丁太升仿佛给这个节目打开了收视密码,就是吹毛求疵的骂,你唱摇滚我就骂你不够安静走心,你唱情歌我就骂你不够high,你再唱我就骂你结尾手势不对。另外,抖音网红歌手怎么了?每个年代歌手出来的平台都不一样,从学校到星探到选秀到直播,英雄不问出处,只要能出来好歌手有什么问题?动不动就引领话语乐坛怎么怎么样。在座的哪一位不是赚的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也没想过要去引领?怎么来了粉丝3000万的就眼红说别人不思上进,要真那么赚钱何必在街头和旅游景区唱歌?引领话语乐坛这个重任,几十年也就出了一个周杰伦,其他的都是复制日韩欧美的,引领者有那么容易当的?!interesting!

1小时前
  • 卡卡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